北京市学前儿童保教工作者协会

首页 > 活动之窗 > 园所活动 > 棉幼举办市区级课题分享交流活动

活动之窗

棉幼举办市区级课题分享交流活动

了增进同一研究主题课题之间的相互交流互相启迪,开阔思路,以期帮助大家解决课题研究中的问题,提供课题研究的思路,我园开展了课题分享交流活动“课题”活动也是一直以来的研究传统基于课题研究开展的交流讨论活动。

 图1.jpg

第一次“课题日”活动

  在课题研究中,老师们在对课题中出现的基本概念不清晰,研究操作实践中存在许多共性的问题,比如对于社会性、社会领域、同伴交往等概念存在疑惑。因此我们第一次“课题日”活动以幼儿社会性教育为主题。各负责人首先分享了自己的课题研究的缘由、目的与已经开展了的研究工作。

 图2.jpg

接着各个课题负责人提出了课题研究中的感受与困惑,然后大家的讨论交流中解决问题

由于小班幼儿刚进入幼儿园,经常出现入园焦虑的现状。因此宋有月老师开展了以《通过环境创设建立小班幼儿归属感的行动研究》,通过环境的创设让孩子有安全归属感,减轻入园焦虑,但是目前仍然存在个别孩子焦虑情况。我们讨论交流提出孩子存在个体差异,老师需要进一步细致的分析焦虑的原因。课题研究的物质环境,但是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教师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思考

培老师结合班级中幼儿存在交往冲突的现状,开展了题为《通过体验式社会性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同伴交往的行动研究》,分享了丰富多样的体验式活动形式,提出体验内涵困惑 其他的老师们提出什么样的研究目标适合体验式的教育活动,不是日常讲解能解决的老师需要更深入的思考活动开展的目标适宜性。

悦老师开展《以绘本为载体,提高幼儿交往能力的实践研究》,分享了开展的主题活动《会说话的手》提出了用量表进行数据分析不够专业,并且怎么样有趣味开展。老师们提出社会交往是否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是否符合幼儿真正的需求。另外化的方法评价幼儿是否适合,并且量化的样本一般不少于30。建议陈老师参考以上思路,进行性分析

贾佳老师结合七条分园范围狭小中班幼儿交往的年龄特点开展了《通过班级联合游戏,提高中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实践研究提出了做案研究是否可行,图书漂流是否可行的疑问。其他老师提出促进孩子交往的形式和内容挺多的,您还要想好为什么要以它为依托,并且怎么让孩子互动起来。个案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在这个研究中是可行的。图书漂流是一个载体我们需要在图书漂流中设计相应的环节或活动,解决交往的问题或达成某些交往的目标。

提高大班幼儿社会性交往能力,因此韩老师开展《通过同伴游戏,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行动研究》。目前存在的困惑有游戏类型是否可以分成徒手游戏、合作游戏、区域游戏游戏形式,区域游戏时间难以对某一个区域进行长时间观察记录与分析。一个新的游戏出现时,老师会花费更多的精力去指导幼儿,耗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其他老师提出要把游戏指导的机会给孩子,设置游戏小助手,也是孩子学习的机会,要相信孩子。对于游戏的类型,我们要根据实际开展情况调整,并且根据目前研究的游戏继续深入真正用游戏支持孩子发展。我们研究丰富多样的游戏但是孩子的学习与交往发生吗?是如何发生的?我们需要重点记录和关注

分享文章

对于这些课题研究出现的核心概念,比如社会性、社会领域、社会交往能力、归属感,教科室的史贝贝老师梳理解析

最后,史贝贝老师分享典型的行动研究法研究案例,为大家开展行动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第二次课题”活动 

   第二次“课题日”活动以学习品质为主题,各课题负责人进行了分享和交流。首先,教科室乾芳老师从各个课题名称中提炼出学习品质、游戏和行动研究三个关键词,并且老师们对学习品质的内涵与实践中的表现存在疑惑,因此确定了本次“课题日”活动的主题——幼儿学习品质主题的分享与交流。

 图3.jpg

环节一,分享交流,解决问题

接着各课题负责人介绍课题研究已完成的工作,目前困惑和下一步的研究计划分享交流自己研究中的感受困惑。

丽丽老师研究棋类游戏促进中班幼儿的学习品质研究,在原有的基础上修改完善了开题报告,阅读相关文献的搜集与整理,借鉴调整了学习品质观察与评价表格并且运用录像和观察记录方式,中班幼儿进行学习品质进行观察。目前存在问题是可供借鉴的表格是否合理,以及文献借鉴比较少。老师们一起交流讨论提出扩大搜索关键词的,比如“棋类游戏”扩大游戏,扩大搜索的范围。

晓萌老师课题研究题目是《小班幼儿在区域游戏中主动学习及教师指导策略研究》,课题聚焦与小班幼儿主动学习的现状与发展特点,探究影响小班幼儿主动学习的原因。目前正在运用观察记录表格,搜集幼儿主动学习的现状。目前存在研究的样本比较少,并且也希望将量化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研究的内容比较庞杂,要考察幼儿主动学习的五个要素现状,而且还要考察不的活动类型中幼儿主动学习的情况而且有些内容需要不同年龄段中进行比较并且验证。

听了张老师的分享首先我们感受到研究的内容较庞杂,一年的时间以进行深入研究。因此建议张老师班级实践自身的时间精力出发,有选择性的挑选重点的研究点开展。第二,对于性研究和现状研究,我们不用刻意的去考虑研究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研究不具有代表性质性研究本身的不足,研究方法本身的缺陷。

红梅老师的课题题目是《优化音乐欣赏活动选材及引发、支持幼儿自主表达的方法研究》。由于教师岗位变动,新增了5名核心成员。课题研究挑选幼儿喜欢的音乐素材,初步形成了音乐资源库。课题组成员选取适合本年龄段的音乐,开展后续的音乐欣赏活动。目前已经开展了8个音乐欣赏活动但是对于音乐欣赏活动的实践经验较少,并且小中大班分布不衡。

我们一起讨论后建议王老师给一线的教师推进优质的书籍,也邀请专业人员为老师们培训,提升老师们的音乐欣赏的素养。

陈英姿老师的课题名称是《多样化足球游戏提高幼儿体能学习品质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建立了课题管理的制度,学习了幼儿体能和学习品质。由于陈老师班外的老师,主要依托班级教师实践,出现了组织活动热情不高的问题。在足球游戏组织过程中,出现目标不适宜,游戏情景创设足等问题。我们一起讨论建议老师和实践老师一起备课,从目标设计、活动过程、活动延伸等方面帮助老师适宜的开展足球游戏。同时运用幼儿体能测试的标准,幼儿足球游戏前后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进行对比

周娟老师结合《北京3-6儿童体制测试标准》对我园幼儿2014——2016年各项体质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网球优秀率最低,于是开展了以《通过体育游戏提高幼儿投掷能力的行动研究》题的课题研究。老师选择实验班,并对实验班进行了前测,发现实验班幼儿投掷及格率只有60%。分析了影响幼儿投掷的因素:上肢力量差,协调性差,投掷技巧缺乏。基于以上原因,老师在园内增加了户外投掷游戏,并且依据体制测试项目设计了家庭锻炼记录表,开展了家长讲座。但是目前存在投掷游戏形式单一,如何使幼儿园家庭锻炼计划有效实施问题。

因此接下来我们课题负责人需要与班级教师进一步丰富户外游戏和室内游戏活动,发挥教师实践中的智慧

王芷若老师课题研究是《教师对幼儿积木游戏的数学行为干预研究》,前期查阅文献,对积木游戏数学行为干预概念进行了梳理,并且通过自然观察法,梳理幼儿积木游戏阶段性特点尝试幼儿进行四种命题的搭建,分别为:围栏、高楼、楼梯、斜坡搭建观察教师对幼儿积木游戏干预行为。

但是目前教师对“数学行为”概念无法理解和界容易出现概念混淆。我们通过讨论与交流,建议继续收集文献,梳理清楚数学行为并且聚焦中班幼儿积木游戏中的典型行为,并且借用文献中权威的教师指导行为编码表分析教师干预行为。

环节二分享学习文章

最后乾芳老师分享了文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学习品质解读》,大家学习了指南中蕴含学习品质及其表现形式。指南中虽然没有提出学习品质,但是蕴含了与学习兴趣,主动性,坚持与专注,想象与创造,反思与解释等。 教师还学习了每一种学习品质实践中的表现形式。

我园教师开展课题研究,使得教师以研究的姿态进入教学实践,深入思考实践中的问题,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寻找解决方法,从而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我园“课题”活动还将继续下去,不断激发教师反思与研究,期待下一次的分享交流。

通讯员:周玉平

协会公告

关于举办北京市第三届“童康杯”幼儿园食堂营养餐制作技能大赛的通知

各幼儿园:为落实国家卫计委、教育部颁发的《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

关于撰写并上交《子课题开题报告》的通知

附件:子课题开题报告模板.doc

合作伙伴 | 网站条款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网站版权:北京市学前儿童保教工作者协会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黄化门大街5号   联系电话:010-64028732   投稿邮箱:bjbjxhwz@163.com

网站运维:今日教育集团   网站编辑部电话:010-58138121   编辑部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王府井东街8号澳门中心1505室

Copyright 2010-2016保教工作者协会   京ICP备20021924号